我国玻璃贴膜工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玻璃贴膜是指用于在汽车玻璃、建筑玻璃或其他玻璃表面粘贴一层薄薄的玻璃膜产品。一般而言,玻璃贴膜是一种多层的功能化聚酯复合薄膜材料(PET),通过使用真空多层金属镀层技术、离子技术以及薄膜物理、精细化工技术等,使其具有极佳的清晰度、极好的强度和耐久性以及极高的隔热效率、抗冲击能力或装饰等性能,通过背胶粘附在玻璃等材质表面上,以改善玻璃的性能。主要用于汽车玻璃、建筑门窗玻璃以及手机显示屏、电视显示屏等领域,使之具有保温、隔热、节能、防爆、美化外观、遮避私密和安全防护等功能。
玻璃贴膜材料的技术开发应用可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末,我国从1993年开始进口安全玻璃贴膜,主要用在银行、珠宝店橱窗和运钞车上。到2005年时国内贴膜市场外国品牌产品已不下2 000个,但是其中有大量是所谓的OEM贴牌产品。与此同时,开始出现国内自主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末,国内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水平的在线和离线玻璃膜生产线20多条,部分企业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截至2008年底我国玻璃贴膜品牌达3 000多个。
我国玻璃贴膜消费情况,由以建筑玻璃贴膜为主逐渐向汽车玻璃贴膜为主方向转变。2004年汽车玻璃贴膜消费量超过建筑玻璃贴膜消费量,占当年总消费量的比例49.4%(建筑玻璃贴膜消费量比例为42.4%)。
从玻璃贴膜进入我国开始,市场的混乱局面就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通过制修订有关产品和应用标准进行管控等。总体来说,虽有成效,但成效甚微,比如众多新闻报道的玻璃贴膜产品不合格,需要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来规范市场行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绝不可仅仅停留于标准制修订上,主要是标准的实施程度、落实标准要求的程度,各级管理部门以及产品生产、销售者要在落实上下大气力。
根据调查,汽车玻璃贴膜市场渐趋理性,就笔者判断,我国汽车玻璃贴膜的消费量基本达到了很高峰,并随着市场需求渐趋理性趋势,无论是值还是相对值都将有所下降。而建筑玻璃贴膜市场潜力巨大,2017年我国建筑玻璃消费量16.58亿m2,建筑玻璃贴膜消费量为895万m2,建筑玻璃贴膜消费量占当年建筑玻璃消费量0.54%。目前我国的建筑玻璃贴膜还仅为公共建筑和特殊建筑,民用建筑中很少使用。如果将建筑玻璃贴膜消费量占当年建筑玻璃消费量的比例由目前的0.54%,提高到5.4%或更高,建筑玻璃贴膜市场将会风光起来。
国内建筑玻璃贴膜市场发展中应注意:(1)实事求是的进行宣传,包括对发达国家的数据的引用。比如有的文献资料所记载的就存在明显的不真实,不能按自己需要而臆断。比如在宣传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和夹层玻璃)、Low-E玻璃时,其普及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2)要关注国家、行业或地方的标准及规定。比如《江苏省民用建筑外窗应用暂行规定》(苏建函科[2013]433号)第四条第二款中规定:“居住建筑外窗玻璃不得贴膜;不宜采用Low-E玻璃,如需采用Low-E玻璃,其冬季外窗遮阳系数不得小于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