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铸造理念与当代复杂性的科学交叉共生,在科技的渗透下,技术不断介入玻璃艺术创作并融入了开放性与多样性的新鲜元素. 3D技术与艺术珠联璧合,通过各种复杂性、错位、扭曲衍生、折叠、非线性的制器样式,打破了传统制器几何形态固话模式的形式制约,通过技术与器物技艺的结合创造出了产品非线型空间、动感塑性的外在体量与复杂流动的曲面的新造型,为新时期的玻璃制器之道注入了新鲜血液。在这些变革过程中,现代玻璃艺术在形式层面、设计层面利用3D 技术走向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时期,传统制作技术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基于玻璃制作周期长、技术难度大、母胎精度要 求较高等特征,传统泥塑技术在作品精度、对称性、 视觉张力、作品的可变通性、易修改性等方面客观上
达不到玻璃艺术品的需求,因此需要3D 打印技术介入来改变传统手制中出现的弊病。3D 打印技术又称 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该技术通过三维 建模设计出玻璃艺术品的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将三维实体部件经分层处理得到的二
维截面信息,以点、线或面作为基本单元,利用激光 束、电子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粉末、热塑性材料等 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粘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 实体玻璃原型或者玻璃艺术品的部件。3D 打印区别于传统的减材(如切削加工)和等材(如锻造)制造 方法,可以实现传统方法没有办法或很难达到的复杂玻璃结构制造,通过3D 打印技术建造出玻璃的阴模或者阳模或者腊模,甚至是直接打印玻璃,是由三维打印机通过使用3D 打印机喷头挤压材料经过齿轮传送装置对基本轮廓直接制造的过程。3D 智能化打印
技术的使用,能够克服人工制胎造成的误差,通过精准的技术水平达到准确而精美的产品实体,从始至终地,脱离误差的可能性,也同时实现了窑制从设计到成品一体化的规范,保证了3D打印玻璃不断设计创造的可能性。部分3D 打印作品见图1.
图1 王建中作品
日本美学家竹内美雄曾说:“艺术是依靠技术性 的活动时对美的价值的生产,是创造性的技术。”当 3D 打印制作出的玻璃艺术品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候,
就会散发出流光、生动、变幻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 毕加索也确信艺术能够引领时代的潮流,技术改变艺术。窑制玻璃多年来受到了技术的制约,很多艺术家 的灵感难以实现,3D 打印技术与玻璃艺术的联袂势必可以让玻璃艺术在现代艺术中产生新的创造。